发表日期:2018-06-30 14:56:24文章编辑:信息管理员浏览次数: 标签:
2017年5月6日,在全国机器人教学比武与创客大赛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从事教师这行三十多年,我了解到许多教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一直尝试用一己之力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现在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一支笔一张纸的教育,大学毕业后应用能力低下,成为普遍现象。所以社会各界一直希望我们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联系,教育与人才的实际需求相联系。因此从当初的物理教学,到计算机教学,再到后来的机器人教学,都试图带着学生动手动脑,以知识应用为学习目标。后来的实践证明,与当初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相比,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也一样大。
一、从偏僻的农村初中到三湘名校
1985年我从岳阳师专物理专业毕业,幸运地遇上第一个教师节。然而,鉴于当时的家庭条件,我选择了回到离家近的农村初级中学教书。因为父母年迈,我一边教书,一边帮助父母种田,被人们称为大学毕业的民办教师。
1986年我带领学生,参加了第一届新苗杯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第一次尝试知识应用、学生竞赛与培尖教育。
这期间,由于我喜好动手实践,并业余钻研家电维修。为当地居民解决了不少家用电器的故障问题,因而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其他时间我还喜欢带着一些也同样喜爱动手实验的学生制作一些小玩意儿。很遗憾,当时并没有像“创客展评”这样的平台来展示我们的作品,
1995年,我自费购买一台386电脑自学计算机技术,还配有一台针式打印机,并帮学校和机关单位打蜡纸。1996年,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改行担任职高计算机教师,并因此进入县城工作。
1999年,我带三个职高学生参加了湖南省第一届职业高中计算机应用比赛,又取得不错成绩,并终于让我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得以发挥。
2000年,自学计算机应用本科毕业。自学过程中并没有追求考试的高分,而是有目的地去钻研应用技术。2001年因参与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与长沙市一中之间有了一个了解的过程,成为该校信息技术教师。
二、从物理教师到机器人教练
大学宿舍里很冷,几位同学偷着用电炉取暖。裸露的电阻丝被烧断成三截,我就把那截最短的丢弃,把另外两截拉伸后搭在一起。几位同学都认为这样会使发热丝缩短,取暖的效果减弱。让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在这里失去作用。当我在从事业余家电维修之际,同样是物理专业毕业的同学连家里的灯泡坏了都不敢换,日光灯与吊扇的安装都得我给帮忙。
在农村中学教物理的几年中,由于条件所限,许多物理实验的器材都是土法上马,手工制作。当时农村普遍缺电,我用蓄电池给黑白电视机供电,也能让师生们正常收看电视。
通过辅导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程序编辑,我进一步自学了不少计算机应用与程序编辑技术。2003年至2006年,担任长沙市一中信息学奥林匹克教练,所辅导学生有11位学生保送清华和复旦等著名大学。
2007年参加了一个机器人教育教学讲座,了解到机器人技术与教育教学,发现了自己所学物理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点,从此又爱上了机器人教育。从2007年5月起,带领中小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机器人比赛数十场,获奖人次上千,国家级一等奖和国际前三甲多达二三十人次。
三、从数据库应用到机器人应用
1996年至1999年,在职高教计算机过程中,总觉得职高的教材重视理论基础而不重应用,老师也不好教。所以1999年到2000年,自已编写了《数据库基础与应用•上机操作指南》一书,由国防科大出版社出版,作为后来计算机专业数据库的教材用。使本校的教学过程简单很多,而学生容易上手。
2001年到2006年参与多次教材教辅资料的编写。2006年《信息学奥林匹克•普及版》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并引来广西的学生上门求教。
2007年受邀参加了《wps office 2007基础与应用》的编辑,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1年至2014年主持了《机器人教育现状调研与改进措施研究》课题并成功结题。2012年开始研究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方法。2015年至2016年编辑《中小学机器人•基础与应用》,2016至2017年编写出《中小学机器人•技能与技巧》,两书已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现正在编写之中的是《中小学机器人•创新与发明》。
四、从南京紫光到亮宁机器人
2007年,第一次接触教育机器人套装,是用的南京紫光。用它参加湖南省机器人足球比赛。2008年起又开始接触广茂达机器人,纳英特机器人,参加机器人足球与机器人灭火比赛,逐步进入机器人教练的行列。
2009年起,开始了解与运用乐高机器人套材,参加FLL工程挑战赛。连续几年所辅导学生与湖南大学附中的学生争夺第一名。几年中双方互有胜负,他人难以插手。
2010年,我们师生又用韩国的几款机器人,参加科协的综合技能与电教的人形机器人全能挑战赛。2011年长沙市比赛,我们师生参加了8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七项第一名和一项第三的成绩。
2012年,综合多种机器人品牌优劣,扬长避短,开发出亮宁机器人套装。亮宁机器人套装既能用于机器人教学又能用于机器人竞赛。
五、从追求竞赛成绩到潜心机器人教育
开始机器人教学的初期,功利心占据主要方面,培训是为了参赛,参赛是为了获奖。也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几年中获得全国赛比赛成绩所涉及的项目有:科协足球、电教足球、篮球、灭火、FLL、综合技能和现场竞技等。国际上的还有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舞蹈、国际擂台赛等。
2012起,又利用自己开发的亮宁机器人套装在创意方面的明显优势,指导学生或机器人教练制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在全国获奖的创意比赛中,获全国一、二等奖的作品有:弹琴机器人、智能书柜、垃圾清理船、社区迎宾花、自动跟踪灭火机器人、语音提示智能水笼头、紧凑智能立交桥等。还有科技创新全国一等奖作品——公路护栏底清洗智能装置。一些创客作品,如学生智能校卡、家用擦地板机器人、老残家庭护理床等作品。
经过对机器人教学的体验与对机器人教育的深入理解,我开始思考一些问题。学生获奖的多少与获奖等第的高低到底说明了什么,教育教学的目标在哪里?进一步思考开发亮宁机器人套装的目标。
于是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教师一起,在亮宁机器人套装的硬件基础之上。开发可视化编程平台,由此产生C语言代码。让学生从编程平台产生代码,迅速转变为自己书写C语言程序。大大地降低学生的入门难度,为初入门的机器人教练移除一项心理障碍。接下来开始建立机器人教学流程与教学资源,并不断改进机器人硬件,基本建立一个中小学机器人的完备的课程体系。
我和同行们共同设计并开发《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网站(www.robedu.cn)、《中小学机器人》教材、机器人操作指南以及设计了机器人现场竞技比赛规则,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提出了知识、技能、习惯、道德四位一体的机器人教学模式。利用特色教育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训青少年与他人合作、团结友爱、爱护集体等道德规范。以“锐睿智直”两组谐音字做为培养目标,以“普及机器人知识、传播机器人文化、推动机器人教育”为行为宗旨,培训学生成为锐意进取、灵活运用、睿智能干且公平正直的,懂科学、用科学,有追求、有道德的新时代接班人。
所设计的现场竞技比赛,重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动手能力,临场处变能力,基本操作技能技巧的考查与比较。要求选手对现场才能看到的竞赛题临场修改硬件结构,临场书写程序。将教师的工作定格为平时对学生的训练,而不是赛前紧张而又绞尽脑汁的准备。部分竞赛题要求选手根据自己的水平与技能,自行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现在,我已不再把机器人教学的目标放在学生能在哪级哪类比赛,获得多少金牌和银牌上。而是看看学生通过机器人学习有了多大的改变,我们会重点观察其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和道德水准,帮助他们去改变,去适应。
几年的教学,让那些在文化学习中受到挫折的孩子重拾信心,让学有余力孩子的情绪与能力得到释放。改变了不少孩子的学习习惯,提高了文化成绩。有几位学生登上了《创新与发明》杂志封面,多位同学出国深造仍选择机器人学科,原来成绩一般甚至是很差的同学考上了名校。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还获得了很多家长的一致认可,得到了他们强有力的支持。
真心希望全国各地的同行们,各尽自己绵薄之力,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一点一滴地为教育教学改革做基层、实在的努力。